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 >广东 > 气象日专题 > 气象日新闻

孜孜以求探索未央-应对气候变化之科研支撑篇

【字体:   2011-03-18 19:17:25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今冬会遭遇 ‘千年极寒’”,2010冬季这一最流行的预言一经传出,囤积御寒物资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但是,中国气象局权威专家果断地宣布“‘千年极寒’说毫无科学依据”,让这一传言落空,捍卫了我国在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话语权。

事实上,反驳 “千年极寒”之说,不是靠气候专家的一时之勇,而是我国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深厚积淀的反应。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基础性科技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赢得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多。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国气象局时专门听取了气象专家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要加强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对国家粮食、经济、能源、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和应对工作,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

检测和归因 筑牢根基

作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和归因研究工作,气象人很早就开始通过承担国家科技支撑 (攻关)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等科技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

“全球与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测”,是“十五”期间我国开展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课题探寻了我国气候变化的基本历史事实及其可能原因,评价了人为因素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信号,并提出在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全球和中国区域未来50年、100年的可能气候趋势,为我国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基础科学信息。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气象部门继续承担了有关区域气候变化检测和预估的研究,在城市化对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的影响、历史和现代极端气候事件演化规律、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影响以及全球特定升温情景下中国气候变化可能趋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研究员任国玉告诉记者,在过去几年里,气象部门对我国近1000年、100年和50年主要气候要素均值和极值变化序列进行了增补,进一步理解了城市化和局地人类活动对中国地区地面气温、平均风速和降水的影响偏差,为提取区域性背景气候变化信息、检测区域尺度气候变化信号奠定了基础。

突出对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监测、检测研究,是近年国内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特色。我国气象部门强化重点,推进了全国以及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区域极端气温、强降水变化规律研究。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高温、低温、暴雨、干旱、台风等五种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技术和指标体系;分析了极端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时空分布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初步建立极端气候事件动态监测、定量化影响评估、预警系统和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编写中得到较广泛应用。

今年9月,国家973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引人瞩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称,该项研究不仅对中国大气气溶胶理化、光学特性分布和变化有了比较准确与系统的认识,还定量区分出排放源和气象因素对气溶胶形成的贡献。

“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归因研究是气候变化科学的基石。”任国玉表示,尽管有关气候变化检测和归因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目前对于全球和区域气候变暖的程度与原因,了解仍然不够完善。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归因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编辑: 广东.庞子琴
后一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气象服务

    天气短信

    定时定点的“贴身小秘书”。发送短信11到10620121,即可开通服务,2元/月。

    天气微信

    提供用户所在位置的精细化天气实况、预警、预报,可查询全国各地天气。

    气象微博

    提供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气象科普知识,跟踪发布灾害天气最新动态。

    12121电话

    提供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信息,提供“巨灾报平安”服务功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广东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