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 >广东 > 气象日专题 > 2016

超强厄尔尼诺背景下气候异常事件频现

【字体:   2016-03-07 11:27:54   来源: 中国气象报  

刚刚经历了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北极“世纪之暖”“霸王寒潮”、北半球开启“寒流暴雪模式”等说法就让人应接不暇。说好的暖冬被一场全国范围的寒潮冲撞得“七零八落”,让人不禁疑问,暖冬的判断还可信吗?今年的气候会不会更加糟糕?

强冷空气只是暖冬背景下的匆匆过客

1月20日起,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自北向南陆续出现大风降温天气。22日至25日,全国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寒潮过程。

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受此次降温过程影响,1月20日至25日,全国共529个气象站过程降温超过12℃,49个气象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8个气象站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有690个气象站发生极端低温事件,其中67个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另外,全国还有72个气象站发生极端连续降温事件,其中23个气象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不得不说,此次冷空气刷新记录的能力确实不俗。

超强厄尔尼诺背景下气候异常事件频现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这次冷空气来势汹汹,一举席卷我国大部,连华南部分地区都“有幸”在其和水汽的“撮合”下“邂逅”了雪。有市民感叹,活了那么多年,没想到人生第一次看见雪居然是在广州。

这次的强冷空气从孕育到爆发颇有些值得说道的地方。谈起这次强冷空气的起源,便不得不提北极的“世纪之暖”。2015年12月30日,北极气温急升35℃,从29日的-35℃一跃升至0.8℃。这是有卫星探测以来,首次在12月的北极发现0℃以上的温度,也是有记录以来,北极冬季温度第二次升至0℃以上。

北极的“世纪之暖”是因一个强大的风暴造成的。且不说该风暴还给美国、英国等地造成了暴雨和洪水等灾害。单说这个风暴把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从而使中纬度地区变冷,“极地涡旋”偏移,再加上北极涛动转为负位相,这些都为我国出现寒潮天气“推波助澜”。

超强厄尔尼诺背景下气候异常事件频现
1月21日至22日,安徽省黄山风景区连续出现两场暴雪。截至1月23日10时(降雪结束)黄山风景区降雪量已达51.2毫米,积雪深度为41厘米,其中20日20时至22日20时黄山光明顶站降雪量为37.5毫米。受强冷空气影响,24日光明顶站最低气温达零下22.0摄氏度,接近1991年12月28日出现的历史极值零下22.7摄氏度。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章家银 许剑勇报道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认为,造成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尺度大、强度强、位置偏南的“极地涡旋”。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也认为,由于“极地涡旋”移出它的“大本营”——北极地区,导致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径向度加大、长波槽加深,有利于冷空气大举南下造成寒潮天气。而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的评价更为直接——本轮寒潮成因正常,但强度罕见。

其实,不光我国遭遇寒潮天气,纽约也在1月23日遭遇了历史上第二大的暴雪。截至当晚,纽约的降雪量达到68.1厘米。不少美国媒体用“百年一遇”“一生一次”来形容这场暴雪的严重程度。

极端低温让人忘记了过去的温暖。2015年我国和全球刚刚经历了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12月,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即使是在遭遇了极端寒潮天气后,1月1日至25日,我国的平均气温依然较常年偏高0.1℃。就连遭受暴雪侵扰的纽约,也刚刚在2015年12月以22℃的最高气温度过了1871年以来最温暖的平安夜。

说好的暖冬怎么被冷空气冲得“七零八落”,难道要落荒而逃草草谢幕吗?别着急,周兵指出,北半球出现的寒潮暴雪是阶段性、过程性的天气,对冬季气候格局的影响是有限的;从北半球冬季气候格局来看,偏暖还应该是当前全球气候的“主旋律”。孙军也认为,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的气温会出现上下波动,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是没有改变的。

超强厄尔尼诺背景下气候异常事件频现
1月26日,在美国纽约皇后区,一名男子正在清扫自家门前的积雪。李畅翔摄 来源:新华网

超强厄尔尼诺难说再见 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降水值得关注

气候专家维持暖冬判断的底气,一是全球变暖趋势未变,北极增暖放大作用加剧;二是目前仍在持续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中。

统计规律显示,历史上15个厄尔尼诺年中,有8次我国冬季气温较气候态偏高,即出现暖冬,这个比例并不高。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厄尔尼诺年的冬季都是暖冬。“这是由于年代际背景都处于相同的偏暖背景下。在偏暖的背景下,厄尔尼诺和冬季偏暖有明显联系。种种迹象表明,这种联系是可信的。”周兵认为。

从2014年5月开始,此次影响全球的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21个月。和此前的两次(1997/1998年、1982/1983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相比,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呈现持续时间长、累积强度显著、峰值强度大等特点。

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的影响可不仅仅是暖冬那么简单。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通常我国南方秋季多雨,北方地区冬季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易出现洪涝,夏季东北地区易出现低温。例如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东北出现低温,黑龙江6月气温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1997年秋季,南方降水偏多;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统计分析也表明,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造成全球气候异常,易导致全球粮食大幅减产,其中也包括我国。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气候年景正常、大气环流形势相对平稳,气象灾害损失也偏轻,这是否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没那么可怕了呢?

其实不然。由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前期发展比较缓慢,自2015年4月开始才迅速发展加强。由于大气对海洋增温的响应滞后,因此我国2015年汛期受厄尔尼诺的影响不大。但是,面对195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历史第二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真正的影响可能还没有完全显现。

据周兵介绍,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距平峰值为2.4℃,出现在2015年11月,海温距平峰值比历史最强的1997/1998年仅低0.1℃。目前,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距平值即将连续5个月超过2℃,有望追平1997/1998年。这就说明厄尔尼诺在2015年11月达到极值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迅速衰减、退出天气舞台,而是维持在一个海温较高的水平上,继续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而且据周兵介绍,目前西太平洋的西风处于爆发过程中,东太平洋信风减弱,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水的偏暖的程度和2015年11月差不多,这些都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维持。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5月结束,巧合的是,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也是在5月结束。据周兵介绍,如果厄尔尼诺在早春结束,其对汛期将不会有显著的影响,造成的灾情可能有限。而厄尔尼诺在5月结束的话,考虑大气的滞后响应效应,其对汛期副热带高压系统、东亚夏季风强度以及汛期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就会很显著,也会使得汛期天气气候更加复杂。

“在多数厄尔尼诺年的次年夏季,我国长江至黄河之间降水偏多的概率较高,而华北、江南和华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这种特征在中等及以上强度厄尔尼诺年的次年夏季更为明显,并且由于强厄尔尼诺的影响,江南东部降水偏多的概率也明显增加。”周兵总结道,“从目前来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与1997/1998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天气气候造成的影响较为相似,需高度关注,切勿因2015年汛期大江大河未造成流域性涝而放松警惕。”

编辑: 广东.庞子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气象服务

    天气短信

    定时定点的“贴身小秘书”。发送短信11到10620121,即可开通服务,2元/月。

    天气微信

    提供用户所在位置的精细化天气实况、预警、预报,可查询全国各地天气。

    气象微博

    提供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气象科普知识,跟踪发布灾害天气最新动态。

    12121电话

    提供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信息,提供“巨灾报平安”服务功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广东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